首页

免费播放sm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9 22:12:40 作者:全国跳水冠军赛男子10米台 朱子锋逆转夺冠 浏览量:22512

  中新网上海11月15日电 (记者 许婧)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15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他终生酷爱书法,且擅长写旧体诗,共留下诗作1300多首。

  本次展览从董必武1938年至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遴选出113幅手迹,并增加了苏绣、油画等艺术品,按主题分为“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风景这边独好”“旭日方昇旦气扬”“深信前途会伐柯”四个篇章,诗作内容涉及革命斗争、国家建设、感怀人物、纪事述怀,从多个方面向观众展示了董必武同志心怀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坚韧风骨和不朽情怀。这些作品绝大部分是董老在各地参观、视察工作时题写,彰显了他的睿智、学识、理想和信念,是他革命生涯的重要记录。

图为展出的展品。  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董必武对上海、对中共一大会址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1921年,董必武作为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2月,七十高龄的董必武重访上海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对革命文物的复原和保护作了细致的指示,并为纪念馆题字两幅,其中一幅就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开幕式上,董必武家属代表、董必武之孙董绍新和孙媳黄琼珍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了董必武使用过的手杖、电风扇两件重要文物。他们表示,作为革命后代,要始终牢记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家风家训,把父辈珍贵的遗物捐赠出来,可以为后人了解历史、缅怀先辈、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希望父辈的遗物能够激励后辈,赓续红色血脉。

11月15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以质朴素雅的米色为主色调,以突出董老手迹。展头在设计上巧妙地将董必武故居的标志性造型与他钟爱的竹子等元素融为一体,引领观众一步步走进董老的书法世界,感受那份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底蕴。

  同时,展览创意性复原了董老的书房场景。古朴的书架上,整齐排列着董老生前珍爱的手稿。书桌上董老的书法作品静静铺展,而书房内的多媒体触摸屏则如同一扇穿越时空的窗口,将董老生前那些珍贵而感人的重要瞬间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展览特设“智能书法互动体验桌”,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触摸屏,体验临摹书法的乐趣,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表示,董必武同志的很多题诗都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信心、决心和公心,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展览,能让观众在欣赏书法、诗词文化艺术之美的同时,有机会走近董必武的内心世界,体会他如“竹叶青青不肯黄”般百折不挠而保持革命者本色的奋斗精神,领略他“遵从马列无不胜”的坚定革命信仰和必胜信念。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量购买黄金成电诈“洗钱”新形式

魏琪嘉进一步表示,从工业领域角度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既注重短期增长,也注重中长期统筹,提振了很多工业企业经营的信心。诸多企业也在借着利好政策提前安排相关生产,这将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起到较强推动作用。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厚植底色、提质转型 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新”

“科学的七个瞬间”,是从75年岁月长河中捞取的七滴水珠,每一滴水珠都反耀着中国科学家的情怀和使命,反耀着科学精神的求真与创新。

AI看脸、智慧食堂……智能生活惊喜值拉满了

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举办 近百位外媒代表参加

为将万物自然的壮阔搬上大银幕,《地球脉动》影片制作团队探访了全球六大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利用轻型无人机、高速摄影机和远程深海潜水器等先进的拍摄设备,探索地球上众多令人称奇的栖息地。片中伺机捕猎的鳄鱼、在暴风雨中挣扎的火烈鸟、为求偶殊死一搏的高鼻羚羊等无一不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呈现自然界最壮丽恢弘的奇观与野生动物不可思议的生存传奇,揭示大自然发生的惊人变化及深远影响。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李强还告诉记者,自今年5月1日新提升打造的景区运营以来,公司旅游收入超50万元,预计明年将达到300余万元。他说:“等到整个项目完工,我们对村民旅游管理等工作培训结束后,将全面移交给村集体运营。”

相关资讯
游客穿古装游览沈阳故宫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还存在许多“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更加需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目前,我国很多关键领域和产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仪器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一旦遭受管制、断供,就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具有“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胆识,不拘一格、不循常规、突破现状、冲破禁区,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努力做到“非对称”,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实现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根本性转变。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